从工业原料到高端装备
货品迭代勾勒产业升级轨迹
货运被喻为经济的晴雨表。从一张张运单,可以透视产业升级变迁。
江西南昌市的乐化货场于2020年成立。起步期,到场产品主要是铝棒、石子等工业原料,以及玉米、牛奶等农产品,出场产品则以碎玻璃、瓷砖等建材以及文教用品为主。
“2022年起,受本地建材产品升级影响,我们的出场产品逐步转变为强化纸板、工业陶瓷等高端产品,附加值更高。”乐化货场负责人张国强说。
如今,货场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业务结构,发送端构建起从建材到光伏材料等新兴货种的立体运输体系,年吞吐量同比增长30%。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日益提升,新兴产业的货物成为新增长点,铁路运单折射中国制造的持续升级。
3月18日,38031次货运列车装载动力锂电池从湖北荆门团林铺站始发,开往广西防城港站。这是动力锂电池首次在湖北实现铁路运输。
“从荆门到防城港,铁路运输一天可达,公路运输则要两天以上。”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李凡说,铁路运输载量大,能更好满足锂电池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1月16日10时,满载300台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专列从陕西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标志着“中国造”商品汽车出口专列开行累计突破5000列。
“该趟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后,先通过铁路运输到江苏连云港墟沟北站,随后在滚装船码头‘乘坐’轮船经停新加坡,大约25天后到达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口,全程1.2万多公里。”国铁西安局西安国际港站值班站长李沛说。
2022年以来,中铁特货公司新能源商品汽车年发运数量由43万台增加到超100万台。其中,2024年共发运出口汽车36万台,同比增长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