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阶段
到2016年:完成2000台机器人、1000台3C钻攻中心、1000套“数控一代”装备的推广应用;全市20%的规上制造企业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培育数控和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300家。
到2018年:完成3500台机器人、2000套“数控一代”装备的推广应用;全市40%的规上制造企业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培育数控和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400家。
到2020年:完成5000台机器人、3000套“数控一代”装备的推广应用;全市60%的规上制造企业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培育数控和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500家。
完善服务政府 给力多措并举营造发展沃土
为了给智能制造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我市将从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信贷融资服务、众创空间发展等方面着手,加快建设和完善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
一、筑平台:各地均有市级以上研究院(所)
各县(市、区)都将围绕支柱产业,建设智能制造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到2016年底,力争各县(市、区)均有1个市级以上的研究院所、公共技术研发平台,1个以上为平台服务的加工制造中心。
建设的基础上,泉州市将继续完善提升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数控和智能制造公共研发和检测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各级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
此外,泉州市还将引进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机构来我市设立数控技术和装备研发机构、设计中心、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数控技术和机械产品创新发布和展示中心。
二、建园区:每个智能制造园区投入不少于1亿元
泉州市将抓紧建设丰泽智能制造研发与创业孵化基地、洛江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园、晋江智能装备产业园等新一批服务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地,每个园区投入不少于1亿元用于研发、实验、检测设备投入、引进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的平台、项目及引进人才补贴等。
三、助转化:智能制造产品列入政府采购名录
泉州市将组织全市产业协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及企业到示范企业和示范生产线、工厂(车间)观摩对接。实施“数控智能技术创新产品应用推广计划”,推动智能制造创新产品列入政府采购供应商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