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领域,信息化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和革命已在上游装备制造业体现出来。而在珠江西岸,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已然嗅到信息化变革的良机。
“拿锄头还是机械化的工具,或是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来工作,效率和质量显然不同。装备制造是生产力中的核心,决定了生产力发达与否。”中导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李波说。
作为制造业基础,装备制造领域推进智能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化转型升级,将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
智能制造提高速度与质量
“广东制造业要想从大做强,向智能化转型是必然的路径。而要做出高端的产品,必须要通过智能先进的装备来生产。”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所长谢少锋说,好的材料、装备和仪器,是支撑工厂生产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产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相比于传统人工,我们针对五金产业专门设计的智能磨削机能够把刀的模型数据转换成自动化过程,通过6个坐标定位,材料放进去后很快就能完成打磨。”阳江博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说,借助信息化,智能机器不仅质量更好,还更高效。
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也表示,装备制造业对于智能化和“机器代人”的需求更迫切,“比如汽车产业,机器人在精密制造上显然比人工更胜一筹。”
在珠西各地,借助信息化转型升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同样感受到了智能制造的强大推力。
在佛山,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机器人正在“学”喷釉动作。“它会把我最好的那套动作记录下来,然后完全再现。”据公司员工小林介绍,人工喷釉的优等率在94%—95%之间,而机器人能达到97%以上。
“智能化除了提高质量、生产更高端的产品,还能提高效率,并把人从打磨、喷涂等一些环节里解放出来。”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刘奕华说。
在顺德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获得2015年度“创客中国”大赛企业组一等奖的明星“大黄蜂”搬运机器人正在高效地运送着货物。“我们做过统计,仅在工厂里来回转运材料或是货品,员工每天要走20公里,非常辛苦不说,效率还不高。”公司副总裁陈洪波说,智能化“机器代人”,搬运机器人一次可以拉54台洗衣机,是人的3倍多,而且实现了无人化自动运输、分拣和存储。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周剑表示,高质量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必须靠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要推动我国工业从大到强、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的转型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据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张鹏介绍,目前该区已认定一批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投入2000多万元支持企业开展机械装备首台(套)产品研发,有效推动传统机械装备产品向大型、数控、精密、全自动方向发展。
据了解,未来广东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