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采煤,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一个粗犷且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不过,智能化技术正颠覆着人们的传统印象。
2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集团”),只见该公司西山煤电马兰矿采煤区区长郝以瑞正身着整洁的工装,站在井上智能化操控终端屏幕前。通过这扇“透视窗”,他可以实时观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情况。他身旁的工作人员只需轻启按钮,远在百米井下的硕大采煤机便能立刻“心领神会”,滚筒飞转、精准切割。随后,一片乌金倾泻而下,煤炭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地面。
智能操控,重塑采煤新景象
“现在,我只需坐在办公室,便能实时掌握井下工作面的生产情况。”郝以瑞向记者介绍,“你看这里是18505智能工作面转载机头,这里是溜子头。要是看到超前支护不合适、运输机机尾不通畅等,打个电话就能远程解决问题……”
郝以瑞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以后他在井下“摸爬滚打”,在一步步成长的同时,见证着煤炭产业的发展。因此,他对马兰矿智能化建设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曾经,采煤单班作业最少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勉强保证生产。”郝以瑞告诉记者,如今,不仅生产班人员减少了四成,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每班产量较传统采煤也提高了60%以上。
要想实现稳产稳供,安全高效地出煤是每座矿井的目标。马兰矿也不例外。
马兰矿综采二队队长韩培毅介绍,自从智能综采工作面投用以后,智能化采煤机可自动调整割煤速度、截割高度和牵引方向,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此外,人工智能(AI)技术也实现了对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等的精准探测。如今,原煤中的杂质含量大幅降低,煤质也实现了有效提升。
截至目前,马兰矿已引入主斜井智能巡检机器人、3D可视化服务等管控平台、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装备和创新技术成果,并已建成9个智能煤矿开采工作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