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国新增信贷总量超预期。央行日前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信贷增量有记录以来首次突破10万亿元。其中,3月新增贷款3.9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连续第三个月超市场预期,为2022年以来首次。展望二季度,有分析人士认为,伴随着宏观经济进一步修复,金融数据、特别是信贷强劲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信贷增速超预期
从信贷结构来看,主力依然是企业端:一季度,企事业单位的新增贷款8.99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1.71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量不足1亿元。3月份的社融数据显示,企业贷款增加2.71万亿元,明显好于历年同期,企业贷款存量同比增速14.9%。
但居民贷款在3月出现了大幅反弹,这被视为可以反映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的住户部门中长贷已恢复至2021年水平。3月,住户贷款增加12447亿元,大幅高于1月、2月的2572亿元和2081亿元。其中,新增短贷、中长贷分别为6094亿元、6348亿元,均比上年同期多增超2000亿元。环比来看,回暖迹象也十分明显:今年2月的住户短贷、中长贷仅为1218亿元、863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伴随累积需求加快释放、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居民按揭贷款呈现明显的回暖迹象。此外,3月以来监管展开对不法贷款中介的专项治理行动,规范贷款市场秩序,也有助于按揭市场稳定,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整体反弹力度较大。
对于已连续多月表现不佳的居民部门贷款,其3月的回暖能否持续?
对此,国泰君安分析认为,零售信贷的恢复更依赖需求端而非供给端,不是银行主动投放就能明显上量。如果2月的零售贷款多增尚有一定基数效应的驱动,那么3月继续多增则验证了零售信贷需求回暖。
M2保持较快增速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3月M2同比增速超预期主要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存款派生能力有所增强和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所致。同时,M1同比增速高于预期,主要是受企业活期存款增加带动,也与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回暖有关。
对比上月数据,3月末M1与M2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由上月的-7.1%扩大至-7.6%。修复途中继续遭遇波折,但仍好于去年底的8.1%。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居民消费意愿低,叠加资产价格波动加剧导致储蓄意愿被动高增,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比去年多增了2.08万亿元,3月单月同比多增了2051亿元;另一方面是因企业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投资生产的需求弱于理财需求,导致资金活化速度较慢,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8万亿元,同比多增1.79万亿元。在需求未充分回暖的情况下,企业内生的融资意愿偏弱。另外,本轮地产复苏中,二手房销售增速好于新房,这意味着存款在居民之间流通,并没有流向房企。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预计,随着同比基数抬升及信贷投放节奏可能放缓,后续M2增速将有所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