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7月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涨幅略有扩大,消费品和服务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平稳。PPI同比涨幅继续收窄。
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略低于市场预期,环比上涨0.5%。1-7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8%。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2%,低于市场预期,环比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5%,环比下降0.9%。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8%。
“猪菜共振”推动CPI同比小幅上升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在7月份2.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表示,7月核心CPI同比较上个月回落,但环比增长0.1%,连续两个月上涨,反映国内需求在恢复,同比回落主要受基数影响;核心物价同比继续处于1时代,反映目前国内需求仍偏弱。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澎湃新闻表示,核心CPI继续处于明显偏低水平,意味着当前消费品和服务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平稳。
从同比看,7月食品价格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9%和12.9%。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4.6%、26.7%和22.4%,涨幅均有回落。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3.0%,影响CPI上涨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中,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25.6%;受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9.2%转为上涨10.3%,涨幅高于季节性。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3.4%和3.6%。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两大弹性最强的食品形成“猪菜共振”,推动7月食品价格环比大涨。
周茂华表示,国内需求复苏,疫情受控,经济活动恢复带动服务价格上涨;餐饮业回暖带动猪肉需求增加,此前部分养殖户压栏和二次育肥继续对7月市场供需产生尾部影响,以及去年基数效应推动了7月猪肉价格上涨。
周茂华还表示,短期猪肉价格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走势。尽管猪肉价格由上半年消费者物价的“拖累项”转为“贡献项”,但国内生猪产能恢复正常,并将继续保持稳定;国内粮食丰收及调控政策有力有效,储备充足,有助于稳定生猪养殖成本,以往价格大起大落的猪周期难以再现。
王青表示,在猪肉、鲜菜价格大涨显著推高食品价格后,7月CPI涨幅不及市场预期,主要是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这带动交通和通讯价格同比涨幅由上月的8.5%收窄至6.1%;此外,受上年同期基数抬高以及当前消费较为低迷等因素影响,7月教育文化和娱乐CPI同比涨幅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非食品CPI涨幅明显收窄,对整体CPI上涨影响显著下降,是7月整体CPI涨幅不及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