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广义货币(M2)增速、新增信贷、社融增量超预期“亮相”。人民银行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初步统计,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整体看,10月信贷和社融增速企稳,增量略超预期,体现了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结构上看,新增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源于信贷和政府债券贡献。10月,政府债券、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多增1236亿元和1089亿元。
东方金诚分析师王青表示,10月社融数据环比季节性少增,同比亦实现小幅多增,从分项看,这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和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较大幅度多增拉动,体现出“财政后置”和“宽信用”政策发力对金融数据的提振。
从人民币贷款数据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回落,但居民中长期信贷改善。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6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1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9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60亿元。
“10月贷款总量有所改善,但结构仍不够理想,同比多增部分主要来自于票据融资。”温彬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从上月的41.9%回落至26.5%,占比创下2019年6月以来的新低。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反映企业增加投资的意愿有所降低,主要是目前国内部分工业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能源、工业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供应瓶颈、部分零部件短缺,全球航运受阻等。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企业短期贷款减少是季节性特征;中长期贷款连续第三个月较大幅度同比少增,反映企业融资需求依然不足。“票据融资对贷款的补位效应持续出现,下半年以来,票据融资一改去年同期各月均减少的局面,转而连续增加,3个月国股银票(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收益率全月维持在2.1%左右的低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