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专题报告。报告预测,我国今年调查失业率大概率会围绕6%上下波动,四季度是一个极重要的“窗口期”。即便疫情在未来1年内得到控制,源于从经济复苏到就业复苏有一个滞后过程,就业困境仍可能会持续2年左右时间。为此,专家建议不断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完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疫情冲击让就业形势急转直下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丁守海代表论坛发布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今年就业形势在疫情冲击下急转直下。目前虽有所恢复,但形势依旧严峻,城镇调查失业率仍维持在5.9%的相对高位,加上1.2%在职未就业者,真实失业率可能不下7.1%。
其他一些指标,如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数量、就业景气指数等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受就业不景气的拖累,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农村居民的降幅更大,说明农民工的就业受冲击程度要大于城镇劳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本次疫情对就业的冲击是外生冲击,不确定性很大。数据显示,有6%的劳动人口退出了劳动力市场,18.3%有职业未上班,这两项数据代表的人口规模大约是1.02亿,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称为“隐形失业”,这两项数据加上6%的失业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农民工和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
当前就业矛盾的焦点在哪里?报告认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疫情对生活服务业冲击最大,波及近2亿人就业,其中至少有8000万人从事高接触服务业。二是制造业也受到重击,近1亿人就业受影响,特别是由于国际订单锐减,出口部门2000多万直接从业人员将直面就业困境。三是近3000万家中小企业和7000万个体工商户步履维艰。四是从群体看,农民工就业问题最突出。在2.9亿农民工中有近1亿人广泛分布于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高接触服务业和制造业中。五是年轻人就业问题更严重,特别是大学生就业状况堪忧。
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运行受到巨大冲击,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但不明显。对此,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认为,除了调查口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政府稳就业政策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企业预期本次冲击是短期的,会采取带薪休假、减少劳动时间、降低工资等方式,尽可能保留员工的就业身份;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一大群体会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整,而不是作为失业人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就业数据。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则认为,除了失业率这一数据,更要关注收入水平。疫情冲击造成收入的大幅度下降,这对老百姓实际的生活水平的变化或者对收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要考虑对隐蔽性失业程度评估
“因为存在滞后问题,从总量来看就业形势最严峻的时候还没有到来。”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会上说。
基于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会专家认为,要不断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完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下一步对失业率的调查,要考虑对隐蔽性失业程度的评估和对未来显性失业动态的监测。
李实表示,从长期来看,我国需要更好的就业政策设计。第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民生产业,并且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结合起来考虑;第二,把失业保障的“保险网”织得更加严密一些,这需要失业保险、失业救济以及失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覆盖更多的人群,特别是农民工这一块;第三,新型城镇化也可以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把创造就业机会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补短板等方面结合起来。
曾湘泉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第一,要解决就业的结构性问题,通过维持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第二,要将投资与就业挂钩,在整个经济投资中,要引入就业效果的评估;第三,在疫情防控方面,要做到科学防疫而不是过度防疫,减轻疫情防控给就业带来的冲击;第四,要关注游戏产业、电竞产业、直播行业等新兴业态,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五,要继续强化信息流动,完善调查方法与职位分类;第六,要看到危机背后隐藏的机会,认真思考疫情之后的产业升级、教育升级以及培训升级,推动就业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