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没有出现外资撤离、产业链供应链外迁情况。长期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挑战,一些诸如“将供应链搬出中国”等言论又沉渣泛起。
实际上,这些论调缺乏最基本的事实依据。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所说,目前中国没有出现外资撤离、产业链供应链外迁情况。相反,由于中国稳定的营商环境、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许多跨国公司正考虑在中国扩张产业链。
毋庸讳言,疫情蔓延确实影响了全球跨国投资,我国利用外资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企业长期选择形成的,体现了全球各经济体的优势、分工与合作。最新数据显示,自4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首次实现正增长后,5月份保持增长态势,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86.3亿元,同比增长7.5%。
以广东为例,4月份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云开工”,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5月份,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新增150万吨/年乙烯规模。巴斯夫广东新型一体化基地项目首批装置也在湛江打桩开建。中国利用外资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丰富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14亿人口的大市场……任何一位聪明的企业家都不会轻易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
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发布的《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预计全球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在2019年基础上减少40%;疫情使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自2005年以来首次低于1万亿美元。但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同时也表示,疫情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体作为全球生产中心的重要性。
从长远和总体上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改变,当前也并没有出现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影响向国外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跨国投资者的投资经营决策是长期的、综合性的、战略性的,短期的疫情影响是有限的,但也不排除作出一些应急性的、战术性的调整。多项调查和研究显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仍然看好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前景,有些正在继续加大对华投资。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疫情发生以来,最初由于叠加春节假期因素,我国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复工复产都面临交通物流受阻、人力资源紧张、上下游复工不同步、防护用品紧缺、经营成本增加等困难。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突出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对中国而言,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要坚持扩大开放。要不断放宽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放。同时,增强区域协同开放,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实施,促进区域互动开放,带动全面开放。此外,要加大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力度,鼓励更多外商到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
同时,还要进一步搭建好开放平台。日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无疑表明,中国会继续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制度型开放,倒逼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立现代法治体系。总之,就是要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深层次改革,从而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中国也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升级,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http://www.wjzs.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