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发布首批中国空间站应用国际合作项目。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将围绕长期太空飞行人类的健康、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物理和燃烧规律、宇宙观测、新型材料等方面开展研究。
据悉,在入选项目中,“太空肿瘤:来自个体内健康和肿瘤组织的3D类器官培养物由于空间条件导致的早期突变特征研究”项目,将对癌症病因的理解产生重大科学影响,并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微重力对致病菌生长和生物膜产生的影响”项目,将通过研究微重力条件下细菌菌落的生长速度与生物膜产生的数量等,预估长期载人航天任务中感染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提高细菌在医学治疗中的生存能力,为载人深空探测提供保障;“受涡流和声波影响的火焰不稳定性研究”项目将对太空中火灾安全问题提供基础研究依据;“POLAR-2:中国空间站上的伽玛暴偏振探测仪”项目,将回答有关伽玛射线爆发性质的最重要的开放性问题,精度将高于或等于POLAR公布的精度,使观测与引力波相关的伽玛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用于空间应用的多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开发”项目,将开发出更高效的空间系统持续续航能量来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发布活动上表示,该办公室将在支持入选团队开展项目实施的同时,与联合国外空司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并发布第二轮合作机会公告。
该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透露,中国空间站规划部署了密封舱内的16台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光学舱,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等11个学科方向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16台科学实验柜将分别安装在核心舱、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目前核心舱科学实验柜即将完成初样阶段研制,实验舱Ⅰ科学实验柜正在开展初样研制工作,实验舱Ⅱ科学实验柜已全部完成关键技术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