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京津冀地区迎来今年秋冬季以来最严重的大气污染。根据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数据,天津、河北石家庄等城市空气质量都达重度污染,北京一度达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是PM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说,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是“污染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双向反馈加剧PM2.5污染”。
张小曳说,11日出现了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高压脊型环流形势,近地面形成了以区域气团稳定、水汽向颗粒物上凝结率高为特征的停滞—静稳不利气象条件;边界层高度由通常清洁天的约1.5公里下降到约900米。加剧雾霾的是,从东南方向的海上带来了较多水汽,使河北西南部、河南中东部出现大雾天气,局地出现强浓雾天气,大量气溶胶粒子成为云雾的凝结核进入云雾体系,形成霾向雾的转换,导致地面接收的辐射进一步下降,稳定边界层结构更加明显,能见度进一步降低。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货车、非道路机械使用频度高,仍是全国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
初步估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仍是全国平均的3.6倍,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分别是全国平均的4倍和6倍。从污染物排放行业分布来看,电力、燃煤锅炉、冶金、建材、柴油货车和非道路机械是主要的排污行业。
尽管15日才正式开始供暖,不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已开始采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炉具逐步启用。据估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二氧化硫排放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增加约30%,尤其作为PM2.5主要组分的有机碳排放增加近1倍。
生态环境部14日表示,已要求相关城市加大预警网格的监管力度,组织开展涉气污染源排查和问题整改。对数次被预警的热点网格,将采取公开通报、派驻工作组和公开约谈网格所在政府负责人等措施,督促地方解决问题,改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