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2018年哈佛商学院创新大赛亚太区的决赛刚刚落幕。每年一次的创新大赛,也是投资人对创业项目的路演评估,究竟哪些创业项目可以杀入决赛,最终获得投资人的青睐,预示着背后的市场动向。
前几年创业者路演时,频繁讲述“互联网故事”,以此吸引投资。然而本届比赛似乎回到了前互联网时代:所有决赛项目,都来自医疗、金融、教育等传统领域,几乎没人再提“互联网”这个词。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市场上的投资风向已经更加理性?而创业者,也更加注重创新的独特性和含金量了?
创业人口正在变化,成熟创业者受青睐
3月6日18点,陆家嘴的哈佛中心灯火通明,由哈佛商学院中国校友会和真格基金共同举办的2018年度创新大赛亚太区决赛正在这里上演。
圆形的阶梯教室里,40多位投资者齐聚一堂,共同评估杀入决赛的6个创业项目。这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创业者集中寻找风投的良机。
大赛前期选送了近70个创业项目,初赛时,许多项目已经获得前来聆听的风投青睐,而决赛亮相的6个项目,可谓百里挑一。换句话说,决赛的项目特征、内容倾向、风投态度,某种程度上,也可从侧面反映中国市场的产业发展和投资风向。
比赛现场,每个项目有8分钟陈述、8分钟回答投资人的提问。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现场没有人超时。即便来不及讲完自己的故事,6个创业者也选择遵守时间。
显然,这是一群成熟的创业者,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比起洋洋洒洒的自我表达,投资人的提问环节其实更有启发和价值。
这种成熟还表现在年龄和资历上:今年没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些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有些曾经在企业任职多年。不少创业团队的名单一排排亮出来十分耀眼,其中不乏海外大学教授、企业中高管、高端技术人才。
而这一切,似乎都印证了哈佛校友、风投人高毅的感受:我们的创业人口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犹记得几年前,同样在哈佛中心,一场50多名投资人对6个创业项目的路演在此举行,当时有一半是大学生创业团队,他们不仅年轻,且明显经验不足,不仅陈述时严重超时,内容的取舍上也详略不当,投资人想了解的信息一句未提,无效表述却占据了大半时间。当时在后半场,投资人直接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多少?怎样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当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持续涌动,创业者越来越多,他们在成功与失败间起起伏伏,有人还是初创,有人已经第三、第四次创业。大量资本涌入中国市场,吹起大大小小的泡沫,有的吹灭了,有的还在扩大。
如今,风投渐趋冷静,也更加聪明,不再轻易被一个故事或概念打动。创业者再想拿到风投,可没几年前那么容易。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变化:
一批人到中年、从原企业辞职的创业者群体开始出现,他们更加受到投资人青睐。毕竟相比大学生,他们具备更好的创业素养和资源,没有过多的异想天开,更加脚踏实地,这批创业者推动社会创新的可能性同样不可估量。
比赛主办方对创业人口的变化也有鲜明感受。高毅说:“原本哈佛的中国校友创业的人并不多,我是2008年毕业的,我们班上当时只有一位创业者。但今年我们发现,年轻几届校友中,创业者越来越多。”
没人再说“互联网”,甚至有意避开“互联网”
那么,这批获得风投青睐、相对成熟、预示风向的创业者,有哪些共同点呢?
最鲜明的内容变化就是,他们不再提“互联网”。
持续将近3小时的路演中,几乎没有人提到“互联网”,更加没有人讲“互联网故事”。6个项目,2个医疗、2个金融、1个教育、1个文化消费,清一色都属于传统行业。没有人再说,我要用一个APP整合线上500个保姆、1000个老师、2000个医生为我服务;没有人再说,我是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概念。
尽管大家心中有数,所有比赛项目都会运用网站、APP、数据库等互联网工具,但已经不必再提,互联网已经成为常识,成为每一个创新创业者都会用的工具和背景板。
如今,几乎所有的创业项目,都可以在尾缀上+互联网。而真正创新的比拼,重点在+的前面,项目独特点在哪里?核心技术在哪里?含金量在哪里?单纯的互联网故事,已经很难忽悠投资人。
现场,有位路演者提及一套算法,当场就有投资人提问:IP(知识产权专利)归属权在谁手上?得到答案是团队自己拥有IP,提问者才点头微笑。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已经进入下半场。有投资人表示,他们在挑选项目时,甚至有意在避开互联网。
有投资人这样分析:互联网兴起的初级阶段,传统行业一下子进入低谷,普遍遇冷,因为它们的发展速度、回报周期远不如互联网产业快。而到了2018年,网络已经过了垦荒阶段,赚快钱的机会几乎没了。更进一步说,创业者但凡做一个APP或者软件,不管什么流量,最终都属于腾讯、百度;但凡做一家电商,不管什么模式,最终都逃不过与淘宝、京东的竞争。
在诸多互联网创新项目失败之后,有些投资人发现,那还不如避开这些互联网平台,选择相对发展慢一些的传统行业,其中,医疗、教育、文化消费是刚需,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可做文章。这些传统产业一直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互联网的逻辑和打法并非到处适用。
一位投资人总结说:“BAT(百度、阿里、腾讯)在有些传统行业并没有领先优势,所以过去被忽略的传统领域,只要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那就是最好的机会。”
可以说,这一轮创新,互联网已经成为“底色”,市场似乎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重新回到了前互联网模式。
机器只是工具,决定策略的还是人
任凯的创业项目“阿法金融”,在比赛中获得了“最具投资价值奖”。而去年6月回国之前,他已经在全球金融中心纽约的高盛工作了12年之久。
这12年间,每次回国与同行交流,一说起自己的工作是做定量分析,中国同行们几乎都会误解,以为是做量化交易。于是任凯意识到,定量分析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仍然十分稀缺,这就是创业的机会和空间。
以中国的发展速度,要在定量分析上赶上美国,可能不需要10年。任凯想出来的办法是不必从头学起,而是训练机器去做定量分析。
这样的金融创新,听起来充满商机,但投资人是锱铢必较的。路演时,有投资人提问:你怎么保证,机器做的量化策略一定比人做得好?
任凯回答,机器只是工具,最终决定策略的还是人。比如,通过智能化搜集、数据处理,机器最终可以分析出,历史上石油价格超过多少对市场有哪些影响;流行病毒暴发市场会有什么具体变化。但明天做什么投资决策,还是人来决定。
也有投资人追问:在中国市场,本地数据必须准确,十分了解情况,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你怎么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匹配度呢?
任凯答,比如有一家化妆品公司,名字里带有“基因”这个词,但其实它与基因研究没有任何关系。可是每次全球流行病毒暴发,它的股价就会上涨。
机器分析得到的是过往的市场反应,无论这些反应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它们都是客观事实。而决策的时候,人可以自己选择,判断这家化妆品公司股价涨得不理性,于是不投资。
通过机器,使用者还可以筛选条件。比如搜索央行降息有哪些影响,可以筛选分析最近5年、最近3年的市场反应,或者只分析某几个事件对市场的影响。人工智能就好比一个量化分析团队,可以让决策者原本花几天时间进行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在鼠标点击之间就能完成。
其实,运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进行金融创新,也是当下中国市场的一大投资风口和热门概念,它被称为FINTECH,直译的意思就是“金融科技”。
许多投资人表示,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比美国更有冲劲,也发展得更快。
任凯打了一个比方,美国花了近60年时间完善信用卡系统,速度慢,但把系统做得很完备。美国的信用卡成熟到,每个人刷卡付费和点击支付宝付费没有太大差别,所以美国没有动力去做移动支付。
而中国市场原本的信用卡体系就没那么完备,所以支付宝3年时间就能迅速普及,普及到一个卖煎饼的大爷,只要贴一张二维码,几乎零成本就能使用。正是由于体系不成熟、不完备,恰恰是中国金融市场未来的机遇与可能,也是他回国创业的原因:这里充满弯道超车的机会。
区块链、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市场依然追概念
刘达的医疗项目获得了决赛第一名,这让他自己也颇感意外。
“其他项目都提到很厉害的技术,区块链、AI医疗、新零售、服务型创新,我以为和他们比,我太传统,所以拿到第一名有点吃惊。”刘达说。
他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曾重点选修了几门医疗相关课程,在美国时,就参与过慢性病处方药相关的创业项目。当时,国内一些新兴医疗机构苦于没有好的医疗服务和管理人才,所以他收到不少国内的邀请。
如今,他回国自己创业,项目简单说,就是帮助病人在全球找到好的疾病解决方案。刘达亲眼见证了美国医疗改革的步伐,一步步转向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巨无霸的医疗机构为中心。他希望这些经历同样能帮助中国的医疗市场,不用走美国走过的弯路。项目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是一名71岁的哥伦比亚大学骨科教授。
初赛时,就有很多投资人关注刘达。“我们也会运用互联网手段,比如电子病例、人工智能读图等,但我还是认为自己的项目非常传统,专注做线下、落地的医疗服务,未必需要所谓的互联网模式。能被看好,大概是歪打正着。”刘达说。
他的下一步,更想与金融机构合作,比如医疗保险公司。他说,美国的保险公司正在大量收购医院,就是为了掌握更多疾病的数据和情况,做出更复杂、品类更丰富的险种。医疗结合保险,提供更好的一站式服务,也是中国医疗市场的薄弱环节。而薄弱,正是机会。
对刘达的项目,其实投资人之间分歧很大。有人打出高分,也有人打出低分。
伯藜创投的秦志勇坦言,他给的分数并不高。原因是,他曾经接触过类似的创业模式,很难做成大生意。他认为,中国的病人其实也是非常精明的消费者。可能大病之初,愿意挂专家特诊,满世界找好医生,然而时间长了,病人宁愿自己学习知识,把更多钱花在买药上,而非看诊等医疗软服务上,“不是那么愿意拿出好多钱看医生的。”
另一位投资人龚彦焱则打出了高分,她的判断很简洁:医疗行业是当下的投资风口,而这个项目确实在解决医疗市场的痛点,还已经有了成功的救助案例,具备实践经验,为啥不投呢?
决赛中,另一家医疗创业项目提到,会结合最近很火的“区块链”进行医疗服务。
有投资人赛后表示,“医疗非要和区块链挂钩,不是很扯吗?”但也有人认为,具体项目暂且不论,区块链本身还是很有潜力。
比如说清算交割。场外衍生产品的清算交割,一般双方需要持续15-30天,评估需要很长时间,没有一键式服务。其中的信用风险相当大,可能还没交割完成,有一方逃了,另一方就得承担风险。而区块链技术,如果可以把15天变成1天内交割,那风险就大大降低。
还有一种应用可能是智能合约。比如写了一首歌、一本书,每次转载行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那么在智能合约签订时,双方的标的物品清算就能快速有迹可查。
可以发现,尽管已经不讲互联网故事,但是区块链、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这些热门概念依然受中国市场投资人的青睐,大家还是很吃这一套。
秦志勇的态度比较独树一帜,他直言自己不太愿意追逐热门概念和风口。
几年前,投资圈流行一句话,“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后来还捧出一个概念叫“赛道”。投资这件事就被简化成:先寻找热门风口,随后铺好赛道,找一群选手来比赛,给选手们烧钱,压制竞争对手,看谁跑到最后就赢了。这种求快的逻辑,让资本市场非常着急,投资以天为计算,所有人巴不得一个月后融资一轮,指望半年后就能垄断市场。
结果,大家都这样想,彼此之间砸的钱差不多,找的选手水平也差不多,谁胜谁负成为一场豪赌,反倒是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烧钱的项目,让旁观者看不懂。
“风口和赛道,是逻辑推理出来的,并不是市场检验出来。”秦志勇说,“而我更喜欢亲身检验商业场景。”
有段时间,无人货架很火。在白领办公室里放一个货架,上面有各种零食和饮料,大家自觉扫码付费取货。起初有人预估,基于办公室的环境和白领素养,货架上的商品丢失率最多5%,结果事实证明,丢失率高达40%,实际利润远低于预估。
最近还有一个很火的项目:无人健身房。出于好奇,秦志勇亲自去体验了一把,他发现感受很差。无人健身房一般面积小,设备有限,空气质量也不好,安保也是个问题。如果仅仅因为小而便利,居民们为什么不在小区附近路跑,非要去封闭的无人健身房呢?
有一阵子,有人认为共享单车可以成为流量入口,有了用户流量,就可以植入搜索、购物等各种应用,“但是谁会在骑单车的时候购物?谁会在出行软件上和人聊天?不考虑真实的商业场景,仅靠推理是不可靠的。”秦志勇说。
对中国市场风起云涌的资本而言,有人认为投资就是一场赌博,万一运气好,投到一家独角兽企业,就能一战成名;也有人认为投资是一场长跑,哪怕有一个项目回报很好,整体回报未必好,还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坚定自己的眼光和方向。
弯道超车近在眼前
如今,欣欣向荣的中国市场上,更多人已经开始自觉对标硅谷。
然而一对标就会发现,硅谷的创新,以天马行空、引领未来的技术为驱动力,我们的创新相比之下,似乎显得有点“轻飘飘”,含金量不足。硅谷的风投,不盲目跟风、不短视、不过于急功近利,愿意给创新和技术研发更多耐心,甚至还有“射月情怀”,所以才能造就埃隆·马斯克、扎克伯格等一批创新的天才。
于是,许多人会发问,为什么中国投资者就不能像硅谷那样呢?
高毅的答案是,我们有我们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从美国19世纪铁路大跃进,到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一个全新产业短期内爆发,财富效应必然吸引各类英才,资本狂飙突进,泡沫的发生有内在规律。
但换个角度思考,控制泡沫不成为系统性问题的前提下,泡沫也有独特作用——它在加速试错。
假设一个新产业出现,欧洲是无人尝试,美国有3个团队尝试,那么中国是30个创业者共同在实验,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一进入,输赢很快就有结果。它们在中国不是线性发展而是齐头并进,十几种可能的方案快速试验了一遍,这或许也是中国能够赢得时间、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从投资体量上,中国已经不逊于美国。我们原来的产业发展更依赖政府,通过几十年的实践,互联网的带动,大家渐渐懂得创业和投资怎么回事了,中国市场一下子成为一个富矿,具有很强的挖掘潜力和发展动力。
一个客观事实是,我们和美国相比,工业化基础、技术创新和产业转换等底子不足。可正因为不足,有些产业,成熟的发达国家没有动力推翻重建,而我们却具备“弯道超车”的可能。
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比如金融科技创新中国领先,移动支付全球第一。无人驾驶、大数据应用上,虽然与硅谷还有差距,但进步的速度快,差不多已经在一个起跑线上了。
投资圈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经就在斯坦福大学门口蹲着,谁出来就表示要投资谁。这个故事想说明的是,投资有时候并不在乎项目内容,初级阶段,最看重的就是人。只要是人才,所谓内容、模式、概念、资源等都可以后期调整和习得。
人才是第一位的,而只要我们拥有源源不断愿意创新、勇于试错的人才,不惧新问题、新挑战,未来难以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