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智能化钢铁制造流程及品种技术集成研发与应用是‘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总体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9月2-4日由北京科技大学、成功大学(中国台湾)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绿色材料及绿色制程论坛”上说。干勇认为,基于绿色化与智能化集成研发的总体思路是:重点围绕制造流程结构优化、制造流程技术提升、钢铁制造-服务平台建设、新型商业模式建立与运营这四大关键路径。
具体来讲,制造流程结构优化的技术内涵是高炉-转炉流程挖潜,发展废钢-电炉流程,各种资源循环利用,多产业互补融合,与城市共生共荣;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提升手段是全流程动态精准设计,各工序节能减排技术,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消纳社会废弃物技术,智能化技术;预期目标是缓解资源与能源制约,减少污染物及碳排放量,提高资源与能源效率,钢厂与城市和谐共存。
制造流程技术提升的技术内涵是各工序功能再定位,全流程窄窗口控制,界面技术与产业链延伸,关键装备技术研发,焦炉煤气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气体资源化利用;采用的技术与管理提升手段是热力学与动力学匹配,参数在线检测与反馈,动态模型建立与应用,智能化开发及应用,副产气体净化与分离,二氧化碳气体功能化利用;预期目标是提高效率和能效水平,大宗产品质量稳定提升,关键产品满足供给,品牌增值与体系创建,抑制产能过剩和降低环境负荷。
制造-服务平台建立的技术内涵是全流程监测技术开发,海量数据提取与推送,建立多维数据网络化架构,生产-质量-市场数据联动,钢厂、供应商与客户群网络;采用的技术与管理提升手段是测试元器件开发,大数据及云计算,工业物联网,市场分析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与保密技术;预期目标是流程智能化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对接,研发任务与市场对接,降低采购及运输成本,个性化产品及时配送。
新型商业模式建立与运营的技术内涵是个性化与定制化排产,钢厂与用户界面调整,新标准及规范建立,共同火力、与建材石化互联;采用的技术与管理提升手段是技术与经营利益分割,风险投资评估,制定市场准入规则;预期目标是淘汰落后产能与产品,建立品牌化体系,盈利手段多元化,竞争力显著提升。
|